作为“舶来品”的现代音乐节在中国落地不过二十年,但它很快继承了这片土地日新月异、飞速发展的特性,从最初的先锋事物走向了流行。
北京音乐节策划
要精确描摹中国音乐节的规模,是一件难事。2002年,中国第一个原创音乐节迷笛音乐节诞生,因为崇尚自由的摇滚气质,它被誉为“中国的伍德斯托克”。当时成立尚不足三年的痛仰乐队,在那场音乐节上亮了相;17年后,他们以老牌摇滚乐队的身份站上了《乐队的夏天》,并早已成为各大音乐节最受追捧的乐队之一。
忽略时间线上的变化,国内音乐节的确拥有一份数量层面的繁荣。
将170个音乐节品牌在不同城市留下的印记做成一张地图,你会发现几乎每一个省级行政区(未统计港澳台数据)都曾举办过音乐节。如果有人一时兴起想要赶赴一场音乐节,他多半可以如愿,因为音乐节早已在北京和上海之外铺散开来,也不单单青睐夏天。但撑起这股繁荣之势的170个音乐节品牌,除去2019年新入局的10个,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仍然活跃的,只剩70个。同样截至2018年末,只举办过一场音乐节的品牌共有64个,保守地估计,其中62个品牌经营的是“一次性买卖”——因为在2017年结束后,它们再未举办过新的音乐节。
如果将170个品牌在2002年至2019年8月末所举办的音乐节都排列开来,得到的将是一张斑驳的拼图,这个市场不断有人入局,也随时有人出局,真正具备持久力的品牌只是少数。顺着时间线,我们可以获得更多有趣的发现。
北京音乐节策划
这是一个蛰伏多年随后迅速火热的市场。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,直至2009年,国内音乐节市场中的玩家只维持在个位数水平;但紧接着的2010年,这个数字翻了一倍,之后几乎年年增长直至2016年抵达顶峰。
2009年无疑是一个转折点。迷笛音乐节首次走出北京、去了江苏镇江。西湖现代音乐节迎来了第二届。草莓音乐节诞生。它们均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功。
全中国只要有青年的地方,就有土壤,这是荷尔蒙决定的。人类需要互动,音乐节现场大家得到宣泄,完全自由平等。用最简略的方法划分主办方对音乐节市场的分割情况,其中57%的音乐节是由音乐公司之外的主办者组织的。
如果回望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,你会发现,现代音乐节的面貌变化很小。本质上,它们只是在形式上对伍德斯托克进行了扩充:在最基础的单舞台、大牧场和小食摊之外,增设了多主题舞台、更多样的演出地点、吃喝玩乐的多种杂烩以及赞助商的展示摊位;更直白地说,如今的音乐节在音乐演出之外,注入了更多的心力。
单独看国内音乐节在音乐之外引入的业态,我们发现,美食、露营、创意集市、露天电影,是大多数音乐节的标配。根据赞助商和演出地点的差异,一些音乐节还会提供各式商品的体验和购买服务,并附赠景点旅游的福利。
音乐节的体验,归纳起来,等同于年轻人爱吃、爱玩活动的集合。
北京音乐节策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