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行导演、副导演、导演是瓦全不同的三个职位,一般来说,每一部影片或电视剧都有一个导演和执行导演,大剧组会增加副导演。根据执行导演的具体工作性质,在现代剧组中,通常又被称为“现场导演”。执行导演必须在前期跟编剧和导演组进行交流讨论,在拍摄过程中用画面呈现前期讨论成果。是整个剧组拍摄过程中的“灵魂人物”,负责拍摄现场的各种调度工作,掌握着每个镜头的现场通过权。
大多数情况下,执行导演就是个干苦力的,上要和导演沟通,要理解贯彻导演意图,下要负责现场场面、人员调度,与各单位、演员沟通等一切苦活累活。
如今做导演的门槛越来越低了,但是执行导演可不是随便谁就能做的。原因是“执行导演”是个特别考验能力水平的技术工种,电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,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,人类科学对电、磁、光三大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后的结晶。这个特征就决定电影在文化娱乐产业中,从一诞生就是科技含量高,对操作者技术等级要求苛刻的。
因此,纯粹的电影工作者,第一身份并不是娱乐圈的“艺人”,而是一个技术工程师,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,应该本着“工匠精神”存在的。这个特征的,在早期英、法国的电影纪录探索阶段,美国的大工业电影时代和苏联20~30年代“理性电影”体系当中,都得到充分承认,即电影从业者的基础,首先是工程技术人员、产业熟练工人,然后再是艺术创作者。简而言之,技术是电影从业者的基本功;基本功不扎实,就是不合格。
1、担任a、b分场拍摄的责任制导演。有些制作比较精良,工作量多的大戏,是在多个片场同时工作的,比如说当年央视拍《三国演义》,这边在无锡的三国城拍室内的内景戏,同时还要在西川、甘肃的野外拍外景戏,总导演没有分身术,他只能在a场盯着,这时就是需要执行导演,代替他到b分场去导戏;2、负责专业领域拍摄。3、剧组日常工作的实际操作执行者;2、3两点这个俺前面已经说过了——2就是需要某个具体技术领域的专家导演;3就是遇到一个技术水准欠缺的挂名总导演,需要有个有实地经验的真导演为他工作。
如果某个国内电影需要某种特效,不能再象以前那样拍到一半再找特效公司,也不能强行拍完再让特效公司给你“修饰”,而是在拍摄之前,就找特效团队,一起设计镜头调度等细节,特效团队与出片方的制片人、总导演协商达成一致后,把所有需要特效处理的镜头集中到一个时间段内(特效对棚内布景要求更复杂),特效团队的执行导演和团队成员再入组,布景,调试现场设备,试戏,拍摄……特效团队所有人员,包括执行导演在内,在工作阶段,按每小时或每15分钟收费。这种专业性极强,或危险系数高,同时特别强调技术,自然花费多,收入颇丰。
作为
执行导演,不仅需要具备能陪导演应酬的能力,还要有专业的导演功底!因此,执行导演并不仅仅是导演的助手,更是导演的双手,帮助导演执行心中的画面,将梦想织成锦衣。